祝眠

文章都可转载,除商用外其他用途都可,记得署名就好。
感谢支持。

林黛玉凭什么当女主?


林黛玉作为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,家喻户晓,喜欢的人夸她“有灵气、有才、可爱”,不喜欢的人说她“小心眼、刻薄、不够大方、只会哭哭啼啼”,但其实关于林黛玉,大众一直有着许多错误刻板印象与认知。


误区1.黛玉日常服饰朴素淡雅,不爱打扮。


许多人觉得,作者说林黛玉是“世外仙姝”,所以林黛玉必然是不爱簪花打扮,只穿个白衣青衣戴朵花。

其实这“世外仙姝”更多的是指心境超俗,黛玉日常装扮是明丽活泼,鲜艳动人的,朴素的反而是薛宝钗,目前很多人对于薛宝钗艳丽林黛玉素雅的错误认知一般都是来源87版红楼梦。


原文中黛玉的服饰描写有掐金挖云红香羊皮小靴、大红羽纱面白狐狸里的鹤氅、青金闪绿双环四合如意绦、月白绣花小毛皮袄、银鼠坎肩、随常云鬓簪上一支赤金匾簪、杨妃色绣花棉裙等等,并不是电视剧中的素淡,也不是头上只簪朵花。


宝钗在原文里除了特殊场合外常穿半新不旧的衣服,看上去不觉奢华,与电视剧里珠光宝气、艳丽华贵的样子不同。


电视剧87版《红楼梦》的服饰负责人史延芹也说:“拍成电视剧是一种艺术形式,我不会完全按照原著来。”所以当时的服饰,是结合了她心中的印象和自己的认知理解加上修改而成的,与时代背景也有关。


把电视剧中的服饰当成原著中的服饰,甚至是用电视剧中的服饰来解读人物,都是一种不可行的做法。


误区2:林黛玉在贾家没地位是外人,贾母不喜欢林黛玉


黛玉的母亲是贾母最疼爱的女儿,贾母黛玉一见面就大哭了一场,贾母也从未把她当外人,从以下几处可知:


“林黛玉自在荣府以来,贾母万般怜爱,寝食起居,一如宝玉,迎春、探春、惜春三个亲孙女倒且靠后。”饮食起居都宝玉一样,连亲孙女都要靠后。


“原来近日贾母说孙女儿们太多了,一处挤着倒不方便,只留宝玉、黛玉二人这边解闷,却将迎、探、惜三人移到王夫人这边房后三间小抱厦内居住,令李纨陪伴照管。”人多就只留宝玉黛玉。


赏园的时候说:“我的这三丫头却好,只有两个玉儿可恶。回来吃醉了,咱们偏往他们屋里闹去。”这里的两个玉儿是林黛玉贾宝玉。


对薛姨妈说“从我们家四个女孩儿算起,都不如你的宝钗。”

这里的“四”个女孩儿,三春当然在内,那第四个呢?元春已经入宫当了娘娘,必然不会这么说,那就只有黛玉,说黛玉是“我们家”的。


宝玉一透露黛玉吃燕窝,贾母就命人天天送到潇湘馆。


黛玉怕听鞭炮声,贾母就把她搂进怀里。


大观园聚会,贾母叮嘱湘云:“好好看着你林姐姐和宝哥哥,少吃点酒”接着后一句才是,“你和宝钗也是”。


黛玉幼年失去双亲,没有亲兄弟姐妹,心细敏感,再加上贾府里太多势利眼下人,自己孤单,所以很多时候想要什么也不好意思说,不是没地位没身份说。贾母对她更是百般疼爱。


误区3.林黛玉家世不好。


因为林黛玉刚进贾府时小心翼翼,暗中思量贾家等级森严,加上林家并不在四大家族之内,所以不少人认为林家家世低。


其实林家的门第不低,是四世列侯之家,林如海是前科探花,后升至兰台寺大夫,又深得皇帝信任,被授予“巡盐御史”之重任,林黛玉小时就有专门的教书先生。


林黛玉进贾府时,说:“请了多少名医修方配药……”“如今还是吃人参养荣丸”

如果林家真的没钱,是怎么请得起名医、怎么吃的起人参养荣丸?


有人提到,林黛玉与薛宝钗交心的那一章里,林黛玉说自己“一无所有”“一草一纸都是他们家的”,所以林黛玉自己没钱。

但是“一无所有”很明显是黛玉的敏感自谦,而“一草一纸都是他们家的”是因为黛玉的钱无处花,没办法自己买,要什么只能找贾家人要。


从以下两个剧情可以加以论证:

第二十六回,怡红院的小丫头佳蕙告诉红玉,自己碰上好运气,袭人派她去给林黛玉送茶叶的时候,正好林黛玉在给丫头们分钱。见她去了,就顺手抓了两把给她。

第四十五回,蘅芜苑的一个婆子冒雨给黛玉送来燕窝,黛玉客气的说误了她小赌发财,给了她几百赏钱,让她打些酒吃。

赏下人都是一抓一把,她可能自己没钱吗?


误区4.林黛玉只有文才,不会管事。


在第十四回中,林父去世,黛玉回苏州操办丧事,写到“黛玉又带了许多书籍来,忙着打扫卧室,安插器具,又将些纸笔等物分送宝钗、迎春、宝玉等人。”事情办的井井有条。


在第六十二回中,黛玉对宝玉说:“咱们家里也太花费了。我虽不管事,心里每常闲了,替你们一算计,出的多进的少,如今若不省俭,必致后手不接。”

她虽是小姐身份不管家,但也时刻关注着贾家的状况,当她发现贾家的经济危机时,也跟宝玉说了,可宝玉还傻愣愣的说“凭它怎么短也短不了咱们的。”她就没再过问这些了。


王熙凤与平儿讨论谁能接手管家时,王熙凤也提到“薛林两人虽好”,这里其实是对于林黛玉管事能力的侧面描写。


《红楼梦》中不仅描写了小姐们的生活,也写了丫鬟们拌嘴吵架、婆子们赌钱吃酒的日常,贾宝玉住的怡红院就是重灾区,三天一吵五天一闹的,人多事杂,即便是宝钗的贴身丫鬟也在外面跟人起口角。

但潇湘馆从来是规规矩矩的,像贾家这样的大家族,管理好自己的下人也是一种能力。



误区5.林黛玉刻薄,爱怼人,没礼貌。


这里不得不再提一下87版红楼梦,这版电视剧是经典,制作组和演员们也很用心,但是确实有许多与原著不符的内容。


87版电视剧红楼梦对于林黛玉的刻画更侧重于“活泼”和“娇”,同时为了让画面更流畅,在小细节方面也做了些改动,所以你能看到林黛玉翻白眼、瘪嘴、直接离席等等,虽然陈晓旭老师演出了一个生动可爱的林黛玉,让人看了忍俊不禁,但是同时也有很多人以此产生“林黛玉不讲礼貌”的印象。


比如那几个名场面。


黛玉怼丫鬟说“难为你倒听他的话,我平日跟你说的,全当耳旁风,怎么他一说你就听,比圣旨还灵。”

这里很多人觉得林黛玉这么骂丫鬟很莫名其妙,其实林黛玉是在说贾宝玉,因为前面薛宝钗劝贾宝玉别喝冷酒,贾宝玉就听了,原著里贾宝玉也知道是在说他。


送宫花那里,林黛玉说:“我就知道,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会给我。”

电视剧中林黛玉扔了回去,还翻白眼,但是原著中黛玉没有这些动作,是贾宝玉从周瑞家手里接过宫花,黛玉只是看。


看戏那里,湘云笑说那个小戏子像林姐姐,电视剧里众人都不说话了,林黛玉冷着脸走了。

但原著里大家只是笑了一回,黛玉也没有走,众人离席后她才回房间,后面贾宝玉来道歉,她说的是“你为什么给云儿使眼色?她同我玩笑,就自轻自贱了?”“你不比不笑,比人比了笑了的还厉害 。”

她不是气史湘云,而是气贾宝玉给湘云使眼色,两边不讨好。


吃螃蟹那里,黛玉说:“他到有心给你们一瓶子油,又怕挂误着打盗窃的官司。”

这里电视剧中众人都脸色不好,黛玉也只是瘪瘪嘴。

很多人觉得黛玉是哪壶不开提哪壶,故意嘲讽丫鬟偷东西,但是原著中黛玉并不是讽刺彩云,只是打趣宝玉的,看了别人的眼神后马上明白过来,后悔自己说错了话,忙着一顿行令划拳岔开了。


误区6.黛玉总是小性儿乱生气,跟园里姐妹们关系都不好。


其实林黛玉的小性儿是仅针对贾宝玉的,前期两人没有表明心意,两人一起玩的时候,要么是袭人把宝玉叫走了(看西厢记那一回),要么是宝钗把宝玉叫走了(湘云来的那一回),要么是宝玉傻了自己走了(被湘云黛玉两头怼的那一回)。


在贾母处吃饭的时候,黛玉先走了,宝钗问宝玉怎么不去,宝玉就说“理他呢,过一会子就好。”。

之后黛玉剪东西,丫鬟问她怎么办,她就说“理他呢,过一会子就好。”

宝玉摸不着头脑的走了,第二天她也没提这事。


从这里就可以看出,林黛玉不是那种歇斯底里的闹,很多时候就算贾宝玉不理她,她难受一会儿也自己好了,她只是不安。


后面贾宝玉跟她表明心意,“除了老太太、太太、就是妹妹了。”“你放心。”“你若不明白什么意思,不仅我对你的心白费了,你对我的心也白费了。”“你这一身病,皆因不放心的缘故。”

在这里黛玉知道了宝玉的心意,回说:“你要说的我早知道了。”两人心意相通,此后黛玉再没跟贾宝玉使性子。


而园里的姐妹们,其实她也一直相处的不错,只是她身子弱,不常往人堆里钻,但她不是对别人不好,她教香菱写诗、被说小性和假清高也不记仇、关心照顾宝琴、跟凤丫头吵嘴、听说探春要和亲她暗自落泪、听说迎春嫁了中山狼她跟宝玉相顾无言、跟湘云交心、听到紫娟为她着想她会落泪。


误区7.黛玉没付出什么,黛玉的还泪就是整天哭哭啼啼。


(观前提示:我不赞同高鹗版续书,前面的许多暗笔都在为贾家败落作铺垫,林黛玉不可能早在故事高潮前就离去。我更认可蔡义江先生的推论,即黛玉在操持贾家和担心宝玉的日子里还泪而亡。

所以完全不能接受这种观点的人可以不看这一条。)


后期贾母去世,贾家败落,纨绔公子们争夺家产,贾宝玉不知去向,她作为宝二奶奶,在乱世中守护着贾家,“一年三百六十日,风刀霜剑严相逼。”


她在煎熬、担忧、痛苦中心衰力竭,流尽了血泪,还完了泪,最终“质本洁来还洁去,强于污垢陷渠沟。”,终于是“万苦不怨,求仁得仁又何怨”,使人“到底意难平”。

评论(683)

热度(22994)

  1. 共1576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